生猪市场:检疫监管升级,猪价短期或将回调,但长期仍有上涨空间

元描述: 生猪市场近期受检疫监管升级影响,猪价短期或将回调,但能繁母猪产能去化接近尾声,二育出栏节奏具有不确定性,出栏均重仍有增长空间,冻品出库积极,长期来看猪价仍有上涨空间。

引言:

随着夏季高温逐渐消退,生猪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变化。近期,农业农村部发布了一系列加强动物检疫监管的通知,旨在规范动物检疫秩序,维护畜禽产品安全。这些新政的实施,虽然短期内给生猪调运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,但从长远来看,有利于行业规范化发展,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。与此同时,猪价近期持续走高,但市场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,例如二育出栏节奏、出栏均重变化以及冻品库存等。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生猪市场形势,探讨近期猪价走势,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。

检疫监管升级:短期抑制猪价上涨,长期利好行业发展

近年来,随着智慧监管系统的不断完善,动物检疫监管与养殖、运输、屠宰等环节的信息互联互通程度不断提高,这无疑是行业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举措。然而,短期内,对于本身就不够规范的生猪调运市场来说,新政的实施却加大了调运难度,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省份生猪的调运,导致部分养殖户选择压栏观望。

例如,广东省作为生猪调入大省,受检疫票监管的影响,猪价涨幅明显高于其他省份。截至8月13日,全国生猪外三元出栏均价为21.14元/公斤,而广东省的均价则达到了22.60元/公斤。

虽然短期内,检疫监管升级给猪价带来了上涨压力,但从长远来看,这将有利于行业规范化发展。首先,它可以有效打击非法调运行为,减少疫病传播风险,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。其次,它可以促进养殖环节的信息化建设,提高养殖效率和效益。最后,它可以推动整个生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,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。

能繁母猪产能去化接近尾声,但行业补栏情绪仍显谨慎

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,截至2024年6月,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38万头,较上月增长1.1%,同比下滑6.00%,已连续3个月环比回正。这意味着本轮能繁母猪产能去化可能已接近尾声。

然而,行业补栏情绪仍显谨慎。根据涌益咨询样本数据,7月份的能繁母猪数量环比增长1.79%,同比增幅1.62%。虽然已连续6个环比回正,但整体增幅不大,累计增幅6.07%。可见,受前几年生猪养殖亏损以及2023年四季度的猪病影响,散户并未出现育肥猪转自繁自养的趋势,更多倾向于相对周期较短的二次育肥(二育)或仔猪育肥模式。

二育出栏节奏具有不确定性,短期或将对猪价形成压力

二育供应占全国生猪供应的比例约8.7%。从7月份开始,生猪现货价格一直处于不断上涨的状态,但二育出栏积极性一般。截至7月31日,二育大省栏舍利用率有小幅下降趋势,但仍处于高位水平。

从最近一周出栏情况了解,二育出栏积极性依旧较为一般,大体重猪顺势出栏,小体重猪更多还是压栏观望。从养殖周期推算,新一轮二育补栏相对较为集中的时间从9月中下旬开始至10月上旬。但再次补栏二育的前提是要等当前的育肥猪出栏之后,所以,8月中旬至9月中旬可能是出栏量较为集中的时间段,也是育肥户计划中的出栏时间。

通过对部分产业端育肥户的调研可知,虽然8月中旬开始二育户会陆续加大出栏力度,但造肉成本较低,计划出栏期间若价格出现急跌,出栏会后移至国庆节前后。猪价的走势以及低造肉成本给了育肥户选择机会,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二育出栏进度,这将对短期猪价走势产生重要影响。

出栏均重仍有增长空间,但受限于养殖群体变化,预计提升空间有限

目前看,生猪出栏均重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。截至8月9日当周,全国外三元出栏均重为125.44公斤/头。6月下旬至7月中旬生猪出栏均重缓慢下降,主要原因是:首先,气温偏高,生猪增重速度缓慢,批次化出栏企业出栏体重小幅下降;其次,二育入场带动养殖企业小体重猪走量;最后,南方有零星猪病带动小体重猪出栏比例短时增加。

7月下旬开始,生猪出栏均重缓慢提升,主要原因是北方二育逢高出栏积极性增强,支撑生猪交易均重上升,但南方部分区域因大猪溢价空间走高,肥标价差不断扩大以及具有较高性价比的造肉成本,使得散户惜售情绪增强,同时天气炎热,生猪增重速度缓慢,导致生猪交易均重增幅缓慢。

饲料方面,全球大豆供应愈加宽松,增重压栏“如虎添翼”。根据美国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,8月美国2024/2025年度大豆产量预期为45.89亿蒲式耳,市场预期为44.69亿蒲式耳,7月预期为44.35亿蒲式耳。8月美国2024/2025年度大豆期末库存预期为5.6亿蒲式耳,市场预期为4.65亿蒲式耳,7月预期为4.35亿蒲式耳。丰产前景较为明显,大豆市场悲观情绪蔓延,预计短期油粕价格易跌难涨,在较高肥标价差的带动下(截至8月9日当周,肥标价差为0.66元/公斤,高肥标价差集中在四川、广东、广西,最高达1.3元/公斤),生猪育肥压栏更有底气。

短期看,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,生猪生长速度有望加快。此外,进入8月中下旬后,批次生产的规模养殖场以及规模放养公司会陆续加快出栏节奏,8月中下旬到9月中旬可能是出栏量较为集中的时间段,多种因素叠加或推动出栏均重上移。但受规模集团场标准化栏舍条件制约,生猪均重上限在128~130公斤/头,叠加规模化程度的提升以及2023年四季度疫病的影响,生猪养殖群体的改变导致市场大肥猪存栏有限,预计至今年四季度,生猪出栏均重提升空间有限。

冻品出库依旧积极,但高价背景下入库动作较少

截至8月9日当周,根据统计的多样本数据,全国冻品库容率为16.56%,较前值下降0.1个百分点。生猪均价屡破新高,屠企有意趁行情好转之际,积极销售冻品。而且当前屠企宰量维持较低水平,高价导致入库动作较少,鲜品走货较多,冻品库存略有下滑。短期看,高猪价背景下,冻品库存仍以积极出库为主,可能维持窄幅下滑状态。关注部分副产品(如猪蹄)一定时间内的短缺情况。

总结:猪价短期或将回调,但长期仍有上涨空间

短期看,立秋之后,天气转凉,加上各大院校陆续进入开学季,消费端表现将呈低位回升态势。但当前已进入8月中下旬,批次生产的规模养殖场、放养公司会陆续加快出栏进度,二育也会择机出栏,短期生猪价格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。如果产能集中释放,需求又没有明显改善的话,价格回调幅度会加大。

但9月中下旬开始,二育户集中释放后栏舍空置,会出现比较集中的进场补栏,可能再次推动猪价走高。长期来看,能繁母猪产能去化接近尾声,二育出栏节奏具有不确定性,出栏均重仍有增长空间,冻品出库积极,猪价仍有上涨空间。

常见问题解答:

  1. 近期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

近期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:

* 检疫监管升级,短期内加大了调运难度,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省份生猪的调运,导致部分养殖户选择压栏观望。

* 能繁母猪产能去化接近尾声,但行业补栏情绪仍显谨慎。

* 二育出栏节奏具有不确定性,短期或将对猪价形成压力。

* 出栏均重仍有增长空间。

  1. 未来猪价走势如何?

短期内,猪价可能出现回调,但长期来看,猪价仍有上涨空间。

  1. 影响未来猪价走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?

影响未来猪价走势的主要因素包括:

* 二育出栏节奏

* 出栏均重变化

* 冻品库存

* 消费需求

* 饲料价格

  1. 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当前的猪价波动?

现货方面,建议养殖户理性压栏,可参考官方及样本机构的能繁母猪数据,关注LH2501和LH2503合约的逢高卖出套保机会。投机方面,BACK结构下,建议谨慎摸高卖空(尤其是在LH2409合约上),可以静待LH2411合约的逢低做多机会。

  1. 当前猪价波动对养殖户有哪些影响?

当前猪价波动对养殖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:

* 出栏时机选择:养殖户需要根据猪价走势,选择最佳的出栏时机,以获得最大利润。

* 饲料成本控制:养殖户需要控制饲料成本,以降低养殖成本,提高盈利能力。

* 风险管理:养殖户需要做好风险管理,以应对猪价波动带来的风险。

  1. 未来生猪市场将如何发展?

未来生猪市场将朝着更加规范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的方向发展。预计行业将出现以下趋势:

* 规模化养殖将进一步发展,提高养殖效率和效益。

* 信息化建设将不断完善,提高养殖管理水平。

* 智能化设备将得到广泛应用,降低养殖成本。

* 产业链整合将进一步加强,提高市场竞争力。

结论:

生猪市场是一个复杂的市场,受多种因素的影响。当前,检疫监管升级、能繁母猪产能去化接近尾声、二育出栏节奏具有不确定性、出栏均重仍有增长空间、冻品出库积极等因素共同影响着猪价走势。短期内,猪价可能出现回调,但长期来看,猪价仍有上涨空间。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做好风险管理,把握投资机会。